網球王子教我的必勝方程式

儘管疫情在全球持續燃燒,但是人們總想早點回歸正常的生活,而生活日常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有廣大粉絲觀看的職業體育賽事。對體育產業而言,没有競賽,就沒有觀眾,也沒有收入,更諻論如何維持這些職業聯盟的生存和來支付高收入的職業球星。所以這些組織,在儘可能的情況下,設立高標準的保護隔離措施,也要儘早恢復賽事。例如近期的美式足球超級盃和即將開打的網球四大賽之一澳洲網球公開賽。比賽的背後,其實也提供人們在長期疫情的壓力下一個情緒放鬆的出口。
其實我想要説的並不是體育活動的高調回歸,而是想談談那些讓球迷趨之若騖,瘋狂追隨的球星。不管你喜不喜歡網球運動,你可能多多少少都聽過一些世界知名的網球明星,如羅傑·費德勒 (Roger Federer); 拉菲爾·納達爾 (Rafael Nadal); 和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諾瓦克·德約科維奇 (Novak Djokovic)等。其中尤其以費德勒的生涯事蹟,最為世人津津樂道。
這位現今男子職業網壇的一哥,不僅是球技全面,球風華麗,而且風度翩翩;再加上對網球所展現出來的熱情,尊重,參與和夢想,都再再地影響整個網壇甚至體育界。不過大家都知道職業運動是非常現實和殘酷的,尤其對年齡和體能的要求,更有著強大的排斥性和淘汰率。許多運動員到了30歲或者更早,就會被不同原因逼迫地離開舞台。反觀在職場奮鬥的人,又何嘗不是如此。而費德勒就是少數在他40歲的今天,還馳騁在網球場上,並佔有一席之地。除了具備令人羨慕的網球天賦之外,他還有那些成功的密訣?又有那些是我們在職涯發展或生活日常上可以借鏡學習的呢?
要出”力“在對的地方
縱觀費德勒的職業生涯,可以歸納出以下幾個他展現出來的強大的力學,就把它稱為F的戰力包盤點分析吧。
1。百分之百的專注力。 費德勒是少數幾位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不太展露自己情緒變化的選手。因為他深知在執行作戰計劃的過程中,需要百分之百的專注,要掌控全局也要能夠控制自己情緒的波動,而來冷靜面對。他的專注力就完美的表現在他那個永遠的一號表情(外加手抓頭髮的帥樣XD),讓對手完全猜不透他是否有被剛剛失誤的一球所影響?他的修正打法是什麼?弱點在那裡?他的下一擊策略為何?
職場亦是如此。技巧可以透過不斷地訓練和學習來達成完美,而勝出的關鍵,就在那顆冷靜的腦袋。高度的専注力,可以提昇自己的視角,好似脫離現實而在高處看自己的一舉一動,比較容易以客觀的角度找到問題的核心和解決方案。同時展現出來的強大心理素質,也可代表你對解決問題的自信。
2。不斷學習的自律力。受傷無疑是職業運動員的大忌。只要一受傷,除了讓你失去比賽之外,可能也會造成排名下降。嚴重的話,甚至因此葬送整個職業生涯。所以減少受傷或避免受傷,除了要不斷地精進自己的專業技巧之外,另外最重要的就是自律的生活。要能應付一年百場高壓力高強度的單打比賽和不間斷的訓練旅行,365天的自律就是最最基本的訓練。自律的基礎,除了減少意外,規律的生活之外,就是不間斷的訓練學習。頂尖高手亦是如此。
對上班族而言,除了從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找出自己的平衡點之外。再來就是要避免被市場淘汰。一如10年前的行銷專才,多以大眾傳播經驗為主,現在最多的需求是網路廣告背景的專家。所以一定要關注就業市場對於職業需求的轉變,再加上不間斷地學習,來提升自己的永久就業力(Forever Employable).
3。理性分析的掌控力。從一般球迷的角度,似乎很難看出費德勒在比賽中,是否有針對對手擬定特殊的作戰計劃?因為他是一個全面性的選手,不管是底線對抽,截擊上網或是強力發球,他總是展現旺盛的企圖心和高強度的攻擊對手。在整個比賽的過程中,無時無刻地找尋對方的弱點,並隨時糾正自己的作戰方針。最明顯的是費德勒總是試圖地掌握比賽的節奏和韻律,因為他知道控制全局才能製造出對自己有利的獲勝條件。
事前做好策略分析現況,再擬定有利於營造成功的執行方案,並靈活的掌控全局和應對可能出現的變數。這樣的組合,再加上他的技術專長,使得費德勒成為一位難以擊敗的超級球員。
你也可以開始練習,嘗試著對一個工作計劃或是一場周末的聚會,做出圖表。你會驚訝地發現,當對事件有相當的掌控,笫一個提升的就是自信。讓你可以從容應對。
4。面對失敗的復原力。到目前為止,費德勒總共贏得20座大滿貫冠軍,單打世界排名第一累計310周,其中包括連續237周世界排名第一,以上都是男子網壇的最高紀錄。就算他展現出如此驚人的成就,但是人非機器,總有失誤落敗的一天。費德勒的每一場勝利,從來不會忘記向對手表示致意 (當然現在不行握手了),並在發表勝利演說時,贊揚對手。如果不幸落敗,他也會很快的收藏起失望的表情,幫勝利者鼓掌。身為網壇頂尖的好手,在身經百戰之後,就能暸解必須淡化勝負的影響,而最重要的事是找出落敗的原因,和教練團隊討論改善方案,並在最短的時間下,做出最有效改變。因為他知道明天太陽昇起,又會有另外一場比賽等著他去挑戰。
在每一場成功或失敗中,找出自我提升學習的正向思維。才能把復原力發揮到極致。很像我們在玩的對打電玩時,每次受到攻擊受傷,就要趕快找到恢復力量的寶物(recharge),並持續的在遊戲中為生存而戰。不管在職場或生活上,你也要找出屬於自己的復原步驟,即使遭遇失敗後,也能重新整理輕鬆出發。
想贏的才會贏。
A man who wins is a man who thinks he can. 羅傑·費德勒
費德勒在40歲的2021年,憑藉著他的戰力包,還是信心滿滿地繼續挑戰著高難度的男子職業網壇。除了繼續欣賞網球王子的美技之外,你準備好學習費神(球迷給費德勒的暱稱)的強大力學,也在職涯或生活上蠃得一場勝利嗎?
#網球王子費德勒
#專注力
#自律力
#掌控力
#復原力
和許多人一樣,我也是在職場上走跳多年的上班族。除了剛出社會時,在國內工作幾年之外,過去二十年都在海外打拼。經歷過幾個不同國籍和產品屬性相異的跨國公司,其中也在幾個國家住過。這幾年下來,總想把自己經歷過的人事物和生活體驗用説故事的型態分享出來,感覺上也像在記錄生活,留下足跡一般。所以,不管你是當故事看或是碰巧從中體會或學習了什麼,有你的參與,就是對我最好的回饋。